中心赴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调研国家级科普基地建设经验

  为深入学习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经验,推动四川大学安全应急技能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由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心副主任卢毅带队,学院及中心相关教研老师组成调研组,赴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国家级科普基地申报与评估经验、科研与科普协同机制、科普活动创新模式等主题进行座谈交流,并实地考察科普基地建设成果。


  调研期间,实验室主任及科普工作团队详细介绍了实验室依托科研优势打造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实践经验,重点分享了其在科普资源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特色科普活动策划等方面的创新举措。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国家级科普基地申报流程、评估指标优化、跨领域协同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主任指出,科普基地需立足学科特色,强化社会需求导向提升公众参与度。院长表示,中心作为灾管院推动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持续深耕应急科普领域,已形成集技能培训、情景模拟、数字化宣教为一体的科普体系。此次调研为优化中心科普基地申报路径、创新科普服务形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调研组实地参观了实验室的科普展厅及科研设施详细听取了敬主任关于科研成果向科普转化、科普活动促进科研创新的具体案例介绍,通过交流与探讨,调研组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科研与科普深度融合的重要价值与实践意义。


 

  

  此次调研为中心申报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提升科普服务能力获取了重要参考、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中心将在灾管院的统筹下,发挥科普资源优势、担当社会服务职能,探索科普工作与科研、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为筑牢公共安全防线贡献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