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应急能力,共担安全责任
我院全国防灾减灾日暨防灾减灾宣传周
线上+线下活动有序开展
今年5月12日为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我院联合校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实验室设备及管理处、保卫处举办了云论坛、云课堂、云讲座、云直播等系列线上活动以及线下科普活动,获社会各界及学生广泛关注。
l守护生命-自救互救云课堂
5月12日上午10:00,我院联合四川大学实验室设备及管理处、四川大学保卫处开设的“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文化素质公选课开展了“守护生命-自救互救云课堂”活动。该课程部分老师及教辅工作人员以及来自水利水电、艺术、经济及计算机等23个学院的约6000名课程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学院教师和教辅人员参与线上互动活动
活动开始,课程组在40个联系群内播放了由中国应急管理部制作的地震逃生科普视频,引导学生掌握地震自救技巧。随后课程组引导学生就“上课时,若地震来临该躲在哪里?地震被压埋时该如何求救?如果看到下列信息:“几点几分、某地将发生几级地震”,你有什么反应?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线上互动。随后,课程学生围绕:“2020年x月x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xx省xx区处,西北偏向70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里氏6.5级,震源深度10千米,破坏地区超过3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达8度,xx区旁的xx高校化学实验室震感明显,地面明显晃动导致实验室化学试剂瓶倾倒有毒气体泄漏、装置管道破裂引发实验室火灾”这一情境,思考自己在地震来临时,身处实验室应如何应对灾害?
截至上午11点,共收到4236条学生讨论信息,通过此次云课堂,同学们培养了防灾减灾意识有了进一步提升。
部分学生讨论群截图
第七届“青年·责任·梦想”大学生抗灾减灾救灾云论坛
5.12日10:00—12:00,我院联合校团委在望江校区基础教学楼A座320举办了第七届“青年·责任·梦想”大学生抗灾减灾救灾云论坛。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应急厅相关领导以及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的团学骨干代表学生参加了论坛。模拟灾难逃生演练知识竞答,专家讲座等活动吸引了线上线下学生积极参与。我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院长陈勇还为聘请的校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导师颁发了聘书。
线下自救互救技能宣传活动
上午10:00-11:00,我院联合四川大学学工部、保卫处在望江校区体育馆前设置了自救互救技能知识宣传点,制作宣传版及宣传手册,为路过的学生和居民进行自救互救知识宣传。
线下活动展板
学生志愿者为路过的小朋友讲解自救知识
应急逃生疏散图制作大赛
4月30-5.12日,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课程结合正在进行的应急识图与制图知识内容,举办了应急逃生疏散图制作大赛,大赛期间共收到参赛作品100余份,课程组从知识准确性、地图实用美观、创意角度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13名。课程教师田兵伟副教授对特等奖作品进行了云点评,并线上公布了获奖名单。
课程教师田兵伟对特等奖作品进行线上点评
共同发起成立四川省应急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联盟
5月12日下午14:00-17:00点,我院与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等部门共同成立“四川省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联盟”。联盟单位将共享教学培训和科普资源,加强基地场馆间交流合作,打造和提升四川省立体式、区域化、情境化的应急科普教育基地群,为我国安全教育、灾害教育、应急教育、灾后重建经验教育等相关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推广奠定基础。
四川省应急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联盟成立照片
防灾备灾减灾系列云讲座
5月12日下午14:30,我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戴靠山教授,开设了题为“地震多发区综合减灾研究及应用”的线上讲座,介绍了四川大学如何利用学科和地理优势进行地震灾害方面的研究。
戴靠山线上讲座
活动虽然有时间节点,但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是持续的,提升应急能力,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共担的安全责任。
拟稿:曹丽
2020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