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我院联合保卫部、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开展了系列安全生产宣传及培训活动,以增强全校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素质。
6月15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校党委副书记郭勇、副校长晏世经一行,参观了我院与保卫部、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联合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演练活动”以及四川大学安全应急技能训练中心已建设完成的灭火实验室、火灾逃生演练实验室、备灾与识图制图实验室、医学急救实验室。在参观过程中,王书记亲切询问正在参加“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应急处置(救援)队”课程学习的学生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以及所学知识是否有用等方面的意见。
途中,王书记还仔细观看了由实验室安全与环保课程开展的“四川大学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校园安全优秀宣教作品征集大赛”(以下简称“校园安全优秀宣教作品征集大赛”)初选出的部分作品。王书记对同学们将安全意识与艺术、古典文学相融合,创造出优秀的宣教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到这对构建校园安全文化十分重要。
最后,王书记提到“安全教育十分重要,我们不仅要在主题活动的时候搞,更要做好常态化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要教会学生自救、互救技能,同时要注重研究和教授学生在人员密集情况下,遇到灾害如何快速有序疏散,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希望四川大学安全应急技能训练中心能够在安全教育工作上多下功夫,多做研究,打造具有川大特色的灾害教育,发挥为人民筑牢安全防线的作用。”
供稿:曹丽
2020年6月15日
附注:
“安全教育培训演练活动”是由保卫部、四川大学安全应急技能训练中心联合为学校师生代表以及研工部、图书馆、后勤、宿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的安全应对技能提升培训活动。6月15日上午,共70人,分组参加了培训演练活动。培训内容包括灭火技能、逃生技能、医学急救技能。在灭火技能课程,参训人员学习了灭火器原理、灭火器种类、消防栓使用、模拟5公斤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在逃生技能课程,参训人员学习了逃生技能、注意事项,实操演练了火灾逃生;在医学急救技能课程,参训人员学习了止血包扎、伤员搬运、CPR急救技能。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应急处置(救援)队”课程是由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组织、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承办的以增强加四川大学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与应急能力设置的课程。该队伍由各学院、重点实验室、附属医院、实验室管理部门等单位的实验室安全秘书、实验室管理人员及实验室安全学生协防队伍骨干成员组成。目前,该课程从2018年启动至今,已开展了13期,培训了348名队员,极大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应急能力。
“校园安全优秀宣教作品征集大赛”是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安全应急技能训练中心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于6月初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校园安全文化宣传活动。截至6月14日,大赛共征集作品697份,其中安全宣传海报294份、宣传标语134份、诗歌123首、视频29个。大赛将评审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颁发证书及奖品。